波爾多中級酒莊 Cru Bourgeois的風雲變幻
分級制度是為了讓葡萄酒市場更清楚明朗,讓葡萄酒買家的每一分錢可以物超所值,真的是這樣嗎?
【葡萄酒界的種姓制度】
最為廣知的1855 Grand Cru Classé列級制度,在當時評選列名酒莊的方式,只是把當時價錢最高的60款酒直接編列進去,即便不懂酒不喝酒的人也一樣可以做得到。這麼樣,這麼簡單的一個Grand Cru Classé名單就形成了,而且這份名單還幾乎(例外升格的酒莊就不在這便贅述了)原封不動地保持了一百多年。
不僅如此,這些在分級制度得名酒莊可說是爵位永襲,幾代之後即便品質一落千丈,依舊可以因為祖先的庇蔭而賣得到好價錢,因為有個拿破崙三世的保證,遠比什麼酒評家的推薦來的更說得出嘴吧!畢竟,在酒聚上,你的朋友可能不認識Robert Parker,但一定會認識拿破崙。
這樣的分級當然不能被當地後來崛起的中產階級酒莊所接受,葡萄酒買家也不能接受品質可以世襲罔替的觀念,所以,有了Cru Bourgeois的分級出現了。
【藍領階級站起來】
Cru Bourgeois,是在1932年由法國波爾多工商協會與農業委員會共同制定,為的是鼓勵後來致力於水準提升的酒莊。Cru Bourgeois的意思就像是我們的翻譯的”中級酒莊“,這樣的定義非常重要,就像是說Grand Cru Classé是菁英階級或是白領階級,而Cru Bourgeois只是中產階級或是藍領階級,因為如此的低聲下氣,才不會引來Grand Cru Classé的封殺。
在當時Medoc地區有444家酒莊入選,而其中又可分為 (1) Crus Bourgeois Supérieurs Exceptionnels (6家) (2) Crus Bourgeois Supérieurs (99家) (3) Crus Bourgeois (339家) ,這些酒款可以入選憑的不是價錢而是品質的盲飲。
30年之後,Medoc區中級酒莊聯盟(the Federation of Médoc Crus Bourgeois)成立,看似風風火火的進行著,但是在法國政府的眼中仍是地方在玩扮家家酒,一點名份都沒有。反倒是歐洲共同體認可了在1932、1966和1978年所選出來的中級酒莊,並承認在酒標上標示Cru Bourgeois字樣的公信力。
時間來到2003年,6月底在波爾多舉辦的Vinexpo酒展的機會,官方評定的中級酒莊分級名單才正式被發表了,247家酒莊入選, 分別為Cru Bourgeois Exceptionnel (9家)、Cru Bourgeois Supérieur (87家)和Cru Bourgeois (151 家)。
不過經過這些教訓之後,中級酒莊聯盟提出從2007年開始,Cru Bourgeois的含義代表的是葡萄酒的品質,並不代表級別的新的葡萄酒體系。也就是說沒有了Cru Bourgeois Exceptionnel 與 Cru Bourgeois Supérieur 這兩個評等。這樣的方式應該可以給消費者一個更清楚而且可以信任的“標章“,用標章形容或許比較貼切,畢竟不再是所謂的分級制度了。
如果說1855年的分級制度是粗糙了點,但是卻簡單易懂。相對的Cru Bourgeois 卻是異常複雜,複雜在他的歷史多變性,複雜在官方民間不同調,不過好險,複雜的苦差事都在酒莊與政府之間,對於我們這些愛酒人士來說,至少是Grand Cru Classé的另一個品質保證,尤其在荷包不夠充裕的情況之下。
說了這麼多,當然要來推薦下最近我發現的兩款不錯的中級酒莊紅酒。
Château Haut Marbuzet柔軟的口感有如跌坐在沙發椅裡面,卻又可以四平八穩的撐住身體,正如同神之拿24集介紹的一般。由於優越的地裡環境,以及純熟的釀酒工藝,造就Château Haut Marbuzet豐沛的果香以及舒滑的單寧,也打破一般對於Saint Estephe堅硬而嚴峻的印象。雖然香味柔美單寧舒滑,但卻仍然經的起時間的考驗,適合陳年十年以上的酒款。
如果Edmond Adde早個十幾年買下Château Preuillac酒莊,或許他也有機會列入1855年的列級酒莊裡面。Edmond Adde於1869年買下Château Preuillac便在當時各地的葡萄酒大賽中奪得好成績,甚至是在1932年第一批Cru Bourgeois中級酒莊的成員。2010在波爾多是個非常棒的年份,給予了Château Preuillac相當集中的紫黑色漿果的香氣,口感厚實而圓潤,尾韻綿長而細緻,飲用前別忘了給他一點時間醒酒唷!